软件研究成果原型系统竞赛

一、 竞赛目的

学术论文是目前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术交流的主要对象。但我们注意到,计算机领域的许多研究工作都会开发一个原型系统,以验证研究工作的价值。原型系统的交流因此也非常值得关注。与论文交流相比,原型系统的交流更加直观、吸引人,尤其是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研究成果向企业界转化非常有帮助。

“全国软件及应用学术会议”(NASAC)从2008年开始组织原型系统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学会的支持。为进一步促进这项工作,从2013年开始,软件工程专委与系统软件专委联合举办“软件研究成果原型系统竞赛”。

2023年软件研究成果原型系统竞赛以团队独立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与工具原型作为作品参赛,不限定类型,但鼓励以下几方面的软件工程原型:

  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的代码生成、测试生成、测试脚本、代码检视和评审等原型

  程序分析原型:污点分析、缺陷检测和修复等

  软件测试原型:Fuzz测试、变异测试、测试自动生成等

  软件资产管理:漏洞感知、挖掘、分析,供应链安全,第三方库检测等

本次原型竞赛将同时邀请和鼓励企业界的软件系统或工具参与,更广泛地凝聚领域内研究与技术人员形成合力,催化“学”、“研”、“产”、“用”生态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有关技术的关键突破、持续改进以及在实践中的使用与推广。

二、 原型竞赛

1. 参赛要求

(1) 参赛作品需要提交软件工具与系统原型的介绍(中文,不超过4页);

(2) 参赛作品需要有软件工程、系统软件领域相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支撑,如果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则需明确说明;

(3) 参赛作品以自主研发为主,如果集成了开源软件,则需明确说明;

(4) 参赛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尚未产品化,且希望推广应用;

(5) 已参赛过的系统与工具不得包装后再次参赛;

(6) 为便于评审与交流,鼓励参赛者提前将原型(或者原型访问入口)封装为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的系统,并放到可以公开访问的网站平台上,同时,需要提供一段视频,结合实例,展示原型的主要功能;如果代码和平台开源,作为加分项。

(7) 通过预审的参赛队伍,获得进入复赛的资格;

(8) 原型版权归提交者所有。

2. 竞赛组织

  主席:

  胡星(浙江大学)

  夏鑫 (华为)

  成员:

  高翠芸(哈工大深圳)

  谢晓园(武汉大学)

  刘逵(华为)

  刘辉(北理工)

  冯洋(南京大学)

  董震(复旦大学)

3. 竞赛流程

(1)报名

即日起开始报名,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30日。

参赛者在easychair(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chinasoft2023)提交原型描述即为报名参赛,明确选择原型竞赛Track。

(2)初审

评审委员会对参赛原型进行评审,11月10日发出初审结果。

(3)复赛

12月1-3日,在中国软件大会(ChinaSoft2023)举办期间,通过初审的参赛原型进入复赛,具体要求如下:

复赛采用PPT口头汇报与现场演示结合方式,要求每个作品需进行10分钟的介绍:原理、核心技术和效果等。

评委现场点评、提问5分钟。

(4)评奖

评选委员会根据汇报和问题回答做出评审,确定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若干名,给与奖励。其中

  一等奖2个,奖金一万元/个

  二等奖4个,奖金5000元/个

  三等奖7个,奖金3000元/个

  优胜奖若干,奖金1000元/个

(5)颁奖

颁奖仪式在12月3日下午的ChinaSoft2023闭幕式上举行,获奖证书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系统软件专委会颁发,竞赛支持企业提供了奖金,通过中国计算机学会直接颁发给获奖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