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智化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论坛
2022年11月25日(13:30-17:00)
论坛简介
在“将计算机互联”和“将物品互联”这两种基础角色之上,互联网正逐步展现出“智能互联”的崭新角色:大规模的松散人类个体,通过互联网进行显式或隐式的交互,在群体层次上表现出超越任一个体或传统组织的智能行为。如何有效地汇聚群体的智慧进行软件测试生产活动,已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国家科技实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群智化软件测试技术与方法聚焦解决互联网环境下面向软件测试的群体智能的形成、度量与调控的机理机制,意在建立互联网环境下以大规模群体协同、智力汇聚、信誉追踪、持续演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软件测试服务模式。
论坛日程
时间 | 报告题目 | 讲者/嘉宾 |
---|---|---|
13:30-13:40 | 论坛致辞 | 黄松 |
13:40-14:10 | 特邀报告:群体协作与数据智能双轮驱动的智慧众测 | 王青 |
14:10-14:40 | 特邀报告:群智安全:开源软件供应链实践 | 吴敬征 |
14:40-15:10 | 特邀报告:基于微服务的软件测试能力比对 | 沈颖 |
15:10-15:20 | 休息 | |
15:20-15:40 | 论文报告:False Negative of Defects Estimation in Crowdsourced Testing | Wu, Kaishun; Shi, Yaqing; Zhu, Jing; Yao, Yongming; Tang, Shiqi |
15:40-16:00 | 论文报告:CodeBERT-Attack: Adversarial Attack against Source Code Deep Learning Models via Pre-Trained Mode | Zhang, Huangzhao; Lu, Shuai; Jin, Zhi; Ma, Lei; Li, Zhuo; Liu, Yang; Li, Ge |
16:00-16:20 | 论文报告:Mobile Crowdsourced Test Report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Text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 Wu, Yifan; Tong, Yao; Liu, An; Zhao, Lei; Zhang, Xiaofang |
16:20-16:40 | 论文报告:A Novel Combinatorial Testing Approach with Fuzzing Strategy | Chen, Jingyi; Chen, Jinfu; Cai, Saihua; Chen, Haibo; Zhang, Chi |
16:40-17:00 | 论文报告:APP Constraints Analysis Approach to Select Mobile Devices for Compatibility Crowdtesting | Yang, Sen; Hui, Zhanwei; li, Hui; Zheng, Changyou; Huang, Yifan |
论坛嘉宾

1.论坛嘉宾:王青(中科院软件所)
报告题目:群体协作与数据智能双轮驱动的智慧众测
简介: 王青,中科院软件所二级研究员、副总工程师。 长期从事软件过程、软件测试、质量保障、智能软件工程等研究工作。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和承担了十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国际软件与系统过程协会(ISSPA)理事会成员,国际期刊IST 和JSEP编委,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软件质量工程工作组(SAC/TC28/SC7/WG1)副组长。获国家及省部委科技进步奖8次,研究成果支持了航空航天、船舶、能源、交通等领域300余家企业的软件工程能力建设。相关研究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译/编著10本,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近年来6次荣获ACM/IEEE杰出论文奖。

2.论坛嘉宾:吴敬征(中科院软件所)
报告题目:群智安全:开源软件供应链实践
简介: 吴敬征,博士,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博导,软件所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为操作系统、系统安全、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漏洞挖掘、代码分析等。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0余项、编写鸿蒙技术书籍2部、操作系统安全书籍1部、参与系统安全团体标准编制7项、累计向国内外安全漏洞库提交软件安全漏洞100余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0余项。曾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论文一等奖、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载人航天工程软件安全性可靠性技术论文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奖、中科院院长奖、SERVICES 2018最佳论文奖、ISSRE 2021最佳实践论文奖。

3.论坛嘉宾:沈颖(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报告题目:基于微服务的软件测试能力比对
简介: 沈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上海工业数字化标准专委会委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秘书长,CNAS、CMA评审员,软件工程造价评估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委评审专家, 有20余年软件开发、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经验;长期致力于软件质量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参与软件测试规范、软件组合测试方法、边缘云能力成熟度模型、工业APP组件化封装通用要求、软件工程造价评估等国家标准及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出版著作《软件测试与质量评价》;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中国设备监理协会设备监理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次;获得2021年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巾帼之星、2021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
论坛主席

1.论坛主席:黄松(陆军工程大学)
简介:
黄松,1970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军工程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全军军事训练软件测评中心主任
国家科技部评审专家,全军军用软件测评实验室资质认可的专家评审员,装备发展部武器装备承制资格审查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厅评审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获军队院校育才奖,享受军队专业技术干部一类岗位津贴,国务院学位办软件工程学科声誉评估专家,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委会副主任,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软件测试与质量评价领域研究。曾主持国家863项目、军队科研项目以及江苏省基金项目20余项,获得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前三),三等奖3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含通讯作者)在国内国际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5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主持和参与了多次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任2017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2018年全国测试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担任2018、2019QRS国际会议中AIST Workshop主席,JSEP,Applied Sciences等期刊客座编辑,多次参加国家863项目及江苏省科技创新项目评审,并在多项重大武器装备软件项目中担任研制过程、定型测评和设计定型等重大阶段评审的评审组长。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担任课题负责人。是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的发起人之一。

2.论坛主席:丁佐华(浙江大学)
简介:
丁佐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博士,浙江理工大学二级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软件学报》编委。主要从事需求建模与分析、形式化方法与软件可靠性计算等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人工智能应急管理(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在IEEE TSE、ICSE、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获 2019 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

3.论坛主席:郝丹(北京大学)
简介:
郝丹,北京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软件测试等方面的研究,累计在顶级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代表性论文近40余篇,三次获得ACM SIGSOFT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研究成果投入到航天、电力、税务、搜索等软件系统的测试过程。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曾获得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CCF杰出会员、日本大川研究助成奖、全国NASAC-东软青年软件创新奖等。担任国际会议ASE 2021的PC Co-Chair,SPLC 2018的General Co-Chair和SPLC的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等,参与国际会议ISSTA 2019、ASE 2019、ASE 2020、ICSE 2022等组织委员会,国际会议ICSE 2018/ 2019、ASE 2018/2019,FSE 2020,ISSTA 2020/2021等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国际期刊TSE、ESEM和STVR的Associate Editor。

4.论坛主席:王俊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简介:
王俊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软件数据挖掘、软件质量、智能化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软件众包测试场景,研究如何提升众测质量、效率和效益,增强众测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会议(如TSE、ICSE、FSE、ASE等)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荣获ICSE 2019、ICSE2020杰出论文奖、QRS2019最佳论文奖等。在NASAC2019、ChinaSoft2020、ChinaSoft2021期间组织了众测论坛。

5.论坛主席:房春荣(南京大学)
简介:
房春荣,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师,南京大学-数兑联合研究中心主任,CCF容错专委委员,
主要从事智能软件工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骨干2项,省重点研发项目骨干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任AIST、AST等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 ASE、FSE、ISSRE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TSE、TOSEM等期刊审稿人。在软件工程顶级会议/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部分成果在华为、百度等知名企业应用。参编多项软件工程和工业APP相关国家标准。获CCF TCFTC 2021年软件测试青年创新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

6.论坛主席:沈颖(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简介:
沈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软件工
程研究所所长,上海工业数字化标准专委会委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秘书长,CNAS、CMA评审员,软件工程造价评估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委评审专家,
有20余年软件开发、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经验;长期致力于软件质量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参与软件测试规范、软件组合测试方法、边缘云能力成熟度模型、工业APP组件化封装通用要求、软件工程造价评估等国家标准及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出版著作《软件测试与质量评价》;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中国设备监理协会设备监理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次;获得2021年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巾帼之星、2021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