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技术与编译器设计论坛
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8:30 – 12:30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3A会议室
论坛简介
编译器作为重要的基础软件,是连接上层应用与底层系统的桥梁,在整个计算机系统软件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编译技术与编译器设计,一方面作为国家亟待增强和突破的研究领域迫切需要开展独立自主的科研与创新,另一方面一系列崭新领域的应用需求(如人工智能、异构计算、云计算等)也不断催生新的编译技术创新与突破。因此,编译技术及编译器设计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和研究热点。
本论坛立足于编译核心技术与编译器创新设计方法等方面的交流讨论,聚焦编译优化、编译器设计、以及编译器可信与安全等基础性问题,关注国内研究学者在相关方向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为大家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和研讨的平台,推进国内编译技术相关研究更好更快发展。论坛包括2个特邀报告和9篇《软件学报》专刊论文报告。
论坛日程
时间 | 主题 | 嘉宾 |
---|---|---|
08:30-08:35 | 开场 | |
08:35-09:20 | 面向新型应用范式与新型体系结构的编译技术探索 | 崔慧敏 |
09:20-10:05 | 编译器与CPU扩展指令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 曾建江 |
10:05-10:30 | 茶歇 | |
10:30-10:40 | DBI-GO:动态插桩定位Go二进制的非法内存引用 | 陈金宝,张昱,李清伟,丁伯尧 |
10:40-10:50 | 位宽感知的寄存器绑定算法 | 高猛,赵家程,崔慧敏,冯晓兵 |
10:50-11:00 | DDoop:基于差分式Datalog求解的增量指针分析框架 | 沈天琪,王熙灶,宾向荣,卜磊 |
11:00-11:10 | 申威众核处理器多级存储层次上的访存与通信融合编译优化 | 方燕飞,李雁冰,董恩铭,王云飞,刘齐 |
11:10-11:20 | 二进制翻译技术研究综述 | 谢汶兵,田雪,漆锋滨,武成岗,王俊罗,巧玲 |
11:20-11:30 | 一种面向密码学应用的异构并行编译框架 | 韩柳彤,潘浩林,谭智元,卫元宇,康矗,李尚利,邢明杰,武延军 |
11:30-11:40 | 大型浮点应用在平台间迁移时保持精度一致的方法论与实践 | 叶锦云,卜乐,魏伟,杨阳,张瑞楠,谢志恒 |
11:40-11:50 | 编译群体智能系统应用程序:以全分布式智能建筑系统为例 | 陈文杰,杨启亮,姜子炎,邢建春,周启臻,邹荣伟,冯博伟 |
11:50-12:00 | AutoConfig:面向深度学习编译优化的自动配置机制 | 张洪滨,周旭林,邢明杰,武延军,赵琛 |
论坛主席

1.论坛主席:冯晓兵(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简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长期从事编译与编程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多项国家863、自然基金、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或课题,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部分研究成果应用于国产曙光并行计算机,以及龙芯、寒武纪和华为等芯片。

2.论坛主席:郝丹(北京大学)
简介: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CF杰出会员,ACM Distinguished Member,主要从事软件测试等方面的研究,累计在顶级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代表性论文60篇左右,三次获得ACM SIGSOFT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研究成果投入到航天、电力、税务、搜索等软件系统的测试过程。郝丹教授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担任国际会议ASE 2021、SANER 2022、ICST 2023的PC Co-Chair,ASE的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等,频繁担任国际会议ICSE、FSE、ASE和ISSTA等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和其他Track的主席、国际期刊TSE、TOSEM、ESEM和CSUR的Associate Editor,以及STVR的Deputy Editor-in-Chief。

3.论坛主席:高耀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简介: 华为公司编译器与编程语言实验室主任和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编程模型,编译优化,并行与分布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人工智能。 研究成果已在语言编译器产品中大规模商用,并发表在一系列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如ACM TOPLS,ACM TACO,CGO,OOPSLA等。拥用40余项己授予国际专利,出版三本语言和编译器相关著作。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以及论文审稿人。

4.论坛主席:左志强(南京大学)
简介: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导,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加州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系统软件、编译器优化及设计、程序分析等。其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一系列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如PLDI、OOPSLA、OSDI、EuroSys、ACM TOCS等,相关研究技术和系统已经在多个企业实现转化与应用。多次担任包括PLDI、FSE、ASE、CC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个人主页:https://z-zhiqiang.github.io/
论坛嘉宾

1.论坛嘉宾:崔慧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报告题目: 面向新型应用范式与新型体系结构的编译技术探索
摘要: 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对算力需求的多样性和处理能力都有了巨大的需求,也促进了体系结构方面的一系列创新,由此对上层的软件生态造成了诸多的挑战。编译器作为软件生态中的底层环节,在解决当前软件生态碎片化的问题上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在崔慧敏的报告中,她将分享团队在编译器方向上围绕着性能分析与优化、软硬件协同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简介: 博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导。崔慧敏是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团队的负责人,她的研究方向为面向人工智能和异构体系结构的编译技术,先后在PLDI、ASPLOS、OSDI、MICRO、PPoPP、SC等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先后承担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及课题。

2.论坛嘉宾:曾建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 编译器与CPU扩展指令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摘要: 面向应用领域的扩展指令是CPU处理器提升特定场景运行效率与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编译器则需要为扩展指令提供良好的支持,以便于软件能够充分发挥扩展指令的效果。本报告介绍CPU处理器扩展指令设计的方法流程,并通过案例,给出实际场景中的扩展指令设计过程以及评估结果。
简介: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博士,编译器、ESL仿真及软硬件协同设计专家,在华为从事相关领域工作近10年,现主要专注编译器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相关研究和开发。对CPU指令扩展,领域定制架构的设计、编程模型、编译器工具链支持等有深入的项目技术经验。